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炼展示中华传统生态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向国际社会介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键术语,加快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4月22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生态文明卷)》编写座谈会在我校召开。校长安黎哲,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韩震出席座谈会并致辞。
安黎哲指出,高校是人才培养和集聚的主阵地,更是国家创新话语体系的重要推动力量。北京林业大学因林而生、因林而兴、因林草而强、因生态文明建设而盛。面对“建设教育强国,高校何为”的时代之问,北京林业大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勇做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绿色发展的先锋队、农林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引领者。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秘书处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智库中心共同组织《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生态文明卷)》编写工作,并于世界地球日举行启动座谈会,这是一件大事、好事,有利于站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绿色话语创新最前沿,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占制高点,北林将以此为契机更好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杨开忠指出,在悠久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系统和完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生态文化和生态智慧相结合的时代精华,又是统筹美丽中国建设和清洁美丽世界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宝贵思想财富。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同北京林业大学、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秘书处共同推动《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生态文明卷)》编写,必将有利于多渠道、多层次、有温度地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
韩震指出,中华思想文化和知识体系有自己独特的术语,这些术语构成了中国话语体系中连接思想观念的关节点。很多中国思想文化的术语、命题、理论或学说,有着超越时空的普遍的世界意义。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秘书处会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组织来自不同高校和研究单位的资深专家,整理、诠释、翻译、传播中华传统生态文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关键术语进行研究阐释、中外对照。这项工作丰富了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意义十分重大,应当做扎实,做成经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术语工程秘书处负责人章思英致辞并介绍项目概况。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生态文明卷)》召集人黄承梁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由我校生态文明智库中心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秘书处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李宏伟,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颜炳罡,光明日报生态文明版主编张蕾,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刘东建,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于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宋振美,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刘宁,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宫长瑞,“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学术委员、编审王琳等课题组成员先后发言。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智库中心主任、《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生态文明卷)》召集人林震作总结发言。
据悉,“术语工程”是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重大文化工程,建立了教育部、国家语委牵头,中央编译局、中国外文局、外交部等多个部委(单位)参与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十年来,“术语工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总体要求,扎实推进各项任务,取得显著成效,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华思想文化国际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