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境学院张立秋教授团队刘永泽教授等人在环境领域权威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IF=11.4)发表了题为“Importance of Chain Length in Propagation Reaction on ŸOH Formation During Ozonation of Wastewater Effluent”的研究论文。
臭氧(O3)与出水有机物(EfOMs)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在污水中新污染物控制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于 Rct值得概念,•OH产率能够准确预测臭氧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程度。研究指出,传统的“叔丁醇方法”使用过量叔丁醇,仅能测定链引发反应的产率;相比而言,“竞争动力学方法”仅引入微量的•OH探针化合物,不干扰链反应过程,得到的产率同时包含了链引发反应和链增长反应,是更准确的产率。“竞争动力学方法”产率(Φ)显著大于“叔丁醇方法”产率(φ),说明链增长反应对•OH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创新地发现EfOMs及其组分各自的链长 n 不同,对链增长反应促进效能不同,使得在相同臭氧投量下,各自的Φ有显著差异。通过理论创新,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产率存在理论关系,实际的•OH产率Φ可以由 n 和φ通过公式Φ = φ (1+n)/(n φ +1)得到,这一结论可以用来准确预测臭氧深度处理过程中新污染物的去除。
论文第一作者为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邹金儒,刘永泽教授为通讯作者,第一完成单位为北京林业大学。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52070014)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est.3c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