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北京市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我校喜获4项荣誉,其中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优秀奖1篇,反映了我校“与美同行、以美润心”美育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我校高度重视美育工作,把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以德为核、五育融通”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我校着力打造“生态美育”品牌,注重结合专业特色,融通专业教育与美育,以美育浸润学生,形成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育人机制,组织学生在美丽中国建设实践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培养具有卓越审美素养、深厚人文情怀、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领军人才。
据悉,我校将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要求,依托学校美育工作专委会,深入推进美育改革工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提升美育实效,不断增强我校师生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温润美好心灵、激发创新灵感,全面丰富和发展“生态美育”品牌,打造高质量的北林特色美育品牌。
附获奖案例简介:
星星绿意,美育古城——古城绿意研究小组工作实录:高校学生实践工作坊模式可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隐性课程完善美育教学体系。成立于2016年3月的古城绿意研究小组,以该模式响应留白增绿行动,连接高校与社会,专注于利用植物学、景观学的专业知识,探讨如何更加合理地为老城添绿,并在北京老城进行实践应用,在美育教学与社会服务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影响力。该案例以景观美学促进古城保护,引导学生针对北京老城植物景观进行研究与实践,践行文化遗产保护;以生活美学启发基层治理,以景观更新为空间媒介引导居民参与社区营造,完成朝内绿意、茶儿绿意、三庙绿意、宣西绿意等系列实践;以植物美学引导科普文教,以文创、展览、科普、论坛等多种形式扩大社会影响力,带动更多市民关注并参与到古城绿意的工作中来。
研究小组面向北京老城社区居民的系列实践
风景园林、美术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的“美育+”课程建设——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中国古典园林水彩”为例: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主要题材的水彩风景教学主要面向园林、风景园林、城乡规划专业,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美术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此课程内容属于风景园林学和美术学的交叉领域,主要包含艺术审美、绘画技法、人文景观表现等。在课程建设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革培养模式,强化专业特色,使课程融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为一体,与其它课程纵向贯通、横向联合,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教学。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古人造园智慧,感悟中国文化之美,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对于发展与推广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水彩艺术具有重要意义。此课程以“育人为本、素质为要”为理念,充分发挥审美教育功能,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具备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成为阳光积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张娜作品《画中游》(左),获首届鲁本斯杯全国大学生园林美术作品大奖赛水彩类金奖
《斜光到晓穿朱户》(右),获第十五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美术作品大赛水彩类一等奖
发现国土之美——风景园林研究生专业学位美育浸润培养行动纪实:为贯彻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中“提升国土空间美学品质与加强国土美育科普推广”(《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TD/T 1065-2021)的需求,本案例面向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教授学生建设、提升、运维国土空间,带领学生感悟国土之美,培养具有审美素养的规划人才。课题团队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以规划与运维视角感受国土场景运营之美,以遗产保护与文化复兴视角感受国土文化之美,以科学规划国土格局视角感受国土生态效益之美,完成了大运河游憩体系规划研究、大运河文化场景与绿色空间规划、高丽营镇生态空间规划研究等实践项目,助力北京市“三都”建设,助推学生美育效果提升。
课题团队美育培养途径与助推政策
传统园林遗址复原绘画创作与风景园林学科融合的美育课程建设实践:风景画艺术教育在风景园林美育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以创作性为核心,具体表现在园林专业性绘画教学、园林艺术教育以及在传统园林遗址复原绘画创作中的应用,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应用价值。传统园林遗址复原绘画创作是以园林为表现对象的专业绘画。在课程教学方面,探讨中国传统园林表现绘画的创作途径,用课程讲授、实操训练,引导学生通过遗址调研感受传统园林空间。在学术研究方面,整合不同学科的美育资源,推进跨学科的有机融合,为不同学科的美育整合提供支撑。在传播交流方面,引导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竞赛,通过讲座、论坛、展览等方式,加强宣传展示美育成果。课题组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助力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全面提升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编写教材并出版著作
学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