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是我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校正式踏上“一校两区”建设发展新征程、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起势之年,是勾画蓝图、启智增慧的谋划之年,是我校办学历史上取得多项历史性突破、重大开创性成就的开拓之年。一年来,我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发展之基,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和“首要任务”,立足“一校两区”新发展格局描绘建校百年蓝图愿景,同题共答三个“北林何为”时代命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学校办学影响力、社会贡献度极大提升。近日,绿色新闻网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全方位展现我校2023年高质量发展成果。
雄安校区正式开工建设,迈出“一校两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步伐
强化雄安校区规划建设组织领导,坚持雄安校区规划建设与学校整体改革发展“一盘棋”,成立校党委雄安校区规划建设工作委员会。超前谋划雄安校区规划建设,主动参与雄安高校创新联盟,多次向河北省主要领导汇报服务融入雄安新区主要考量。
2023年11月28日雄安校区正式开工,隆重召开“一校两区”建设发展誓师大会,吹响全力打好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建设“一校两区”冲锋号角。系统谋划两校区办学定位、功能布局,高质量编制雄安校区总体规划建设方案、北京校区优化利用方案。
构建“部局市”共建机制,高位推动共建任务落实
在构建三方共建机制上下功夫。召开“部局市”三方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积极向教育部、国家林草局和北京市报告任务落实情况,以共建机制牵引事业发展,全方位争取三方资源支持。狠抓共建任务落实,制定总体方案和年度计划,建立研究会商5项机制。组建11个工作专班挂图作战,4次专题调度任务落实进展。
在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中用好共建“平台”,牵头成立首都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院,推动在延庆、丰台落地建设;筹建生物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多个文科高精尖中心,深度参与“百园百师”绿隔公园质量提升行动,百余名师生深度参与北京特大暴雨灾后重建,得到致信感谢。深化与延庆、门头沟、通州、丰台战略合作。针对燕山国家公园建设、花园城市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功能提升等积极建言献策。
打造“国之重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正式承建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
承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我校全力以赴、排除万难推进承建工作,校党委书记、校长带队,多次前往国家林草局、教育部、国家发改委、河北省沟通汇报、推进工作。承建专班抢抓进度、攻克难关,专班的专家们在可研报告编写、关键技术研究、评审质询答复等工作中持续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2023年12月2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立项,同意我校承建种质库。学校将12月22日定为“种质资源日”,以纪念这一载入史册的标志性事件。
科学推动种质库管理运行中心实体化运行,出台种质库高质量建设管理运行方案,为种质库建设成为我国林草种质资源汇集重镇和顶尖战略科技力量画好“施工图”。
着力破解林草“卡脖子”难题,高起点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
挂牌成立全国重点实验室。我校高标准建立“国重”运行管理新机制,组织力量编制国重建设方案,整合资源保障国重平台建设。
依托“国重”启动“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植物科学中心建设,将中心打造成为国重功能承载地、科研创新示范地、科普展示靓丽“名片”。我校以“国重”建设为牵引着力优化平台体系布局,为全校开展有组织科研奠定平台支撑。
对标生态文明五大体系,高质量推进一流学科专业体系建设
面向建校百年谋划学科专业布局。我校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总体布局,体系化构建全面对标生态文明五大体系的学科专业集群,提出了学科专业建设“优化布局、挖潜新增、稳步建强”三步走的实施路径,调整优化全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提升学科专业整体实力。我校坚持“凸显特色、做强优势、培育增量”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积极推动林学、风景园林学再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17个学科晋级,A档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数量达5个,林学、风景园林学继续保持A+领先优势,林业工程首次进入A档行列。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植物与动物学进入前1‰。
深化学科组织机构调整和专业建设内涵。成立全国首个国家公园学院,加速推进国家公园学交叉学科建设。新增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7个,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2个,2个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